1. 过敏性结膜炎有哪些表现?
春天已经到来,眼科门诊拥入大量眼睛过敏病人。这种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的典型表现是突然发生的难忍的眼睛奇痒,流泪,红肿,严重的患者还有烧灼感,结膜水肿等不适。脱离过敏原后数小时内症状消失,如果再次接触过敏原,上述症状立即再次出现。这些症状在过敏的季节里时好时坏,反复发作,与气候及患者的活动有关。有的患者还伴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等。过敏性结膜炎还有个特点是多分泌物,分泌物是粘丝状的,不同于细菌性结膜炎的脓性分泌物,也不同于病毒性结膜炎的水样或浆液性分泌物。
2. 过敏性结膜炎会影响视力吗?
过敏性结膜炎一般对视力没有影响,但为缓解痒的症状,有些患者(尤其是儿童)使劲揉眼睛,可能会造成角膜上皮损伤而影响视力,但是是可以修复的,部分严重的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患者,结膜上形成的巨大乳头对角膜上皮有损伤作用,甚至造成角膜溃疡而严重影响视力。
3. 引起眼部过敏的原因是什么?
当眼睛表面的结膜与空气中悬浮的某种致敏物质粒子接触后,就可产生过敏反应,医学上称这些致敏物质为"过敏原"。这些过敏原进入眼睛后,与结膜的肥大细胞结合,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产生红、肿、痒的症状。如果及时脱离过敏原,症状可以缓解甚至消失,如果继续接触,结膜中的其他细胞也参与到过敏反应中来,使患者的症状持续或者加重。
4. 如何治疗过敏性结膜炎?
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最重要的是立即避免接触过敏原,症状也可很快缓解。如果不能立刻查出或脱离过敏原,就要进行药物治疗了。可以用生理盐水来冲洗结膜囊来稀释过敏原,减轻过敏原对眼睛的刺激从而减轻痒、流泪的症状。
(1)抗组胺药:抗组胺药局部点眼仅可治疗轻中度过敏性结膜炎。严重或频发者可联合口服抗组胺药,但起效较慢,对于已经发作的过敏性结膜炎疗效欠佳。使用口服抗组胺药可能会加重干眼患者的症状,进一步加重眼部不适,须加以注意。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慎用抗组胺药。
(2)肥大细胞稳定剂:肥大细胞稳定剂局部点眼仅可有效减轻Ⅰ型超敏反应中肥大细胞的脱颗粒反应,从而减缓后续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激活和聚集。但此过程需3~5 d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因此仅适用于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发作间期的病情控制。
(3)抗组胺药及肥大细胞稳定剂双效药物:抗组胺药及肥大细胞稳定剂双效药物是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首选基础药物,其可同时起到稳定肥大细胞胞膜和拮抗组胺的双重作用,局部点眼对于急性发作期的炎性反应和间歇期的炎性反应活化均有较好的控制作用。此外,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其既可以缓解症状,又具有良好的耐受度。对于急性期患者推荐使用该类药物。
(4)糖皮质激素药物:糖皮质激素药物局部点眼能有效抑制多种免疫细胞的活化和炎性反应介质的释放。适用于严重过敏性结膜炎和病情反复迁延的患者。使用时间不宜过长,应注意随访观察,以免引起白内障、青光眼、真菌感染及角膜上皮愈合延迟等并发症。
(5)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他克莫司局部点眼,具有抑制多种炎性反应介质的作用,并可抑制由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介导的结膜过敏性炎性反应。对于重度过敏性结膜炎,尤其不耐受糖皮质激素药物的患者,可考虑使用该类药物的眼用制剂。目前临床仍然缺乏使用该类药物安全性的远期随访资料,因此在使用该类药物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病情缓解后调整用药。
(6)其他药物: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局部点眼可抑制Ⅰ型超敏反应中前列腺素的产生,适用于部分轻度的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对于急性过敏性结膜炎疗效有限。
5. 怎样预防过敏性结膜炎?
尽量避免或减少接触过敏原、改善生活环境有助于缓解和控制过敏性结膜炎病情。花粉过敏症患者则需要在花粉季节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尘螨过敏患者应做好室内清洁和除螨工作,空气污染严重时患者应适当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其次,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规律生活作息,注意健康合宜的饮食,这些都能使身体对抗过敏发作的潜能提高,减少、减缓过敏发作。
温馨提示:过敏性结膜炎的患者尽量避免揉眼,因为揉眼的刺激可以使更多的过敏因子释放出来,使眼睛更痒,过敏症状加重。 对于症状特别严重,经多年治疗不缓解的患者可考虑改变生活环境,如迁居到另外一个城市去生活,这样就可能脱离了过敏原,会收到较好的 眼痒、流泪、异物感这些症状没有特异性,一旦出现视力障碍要首先找眼科医生进行正规的检查诊断。